3月3日
《广州市水务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
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
经16届2次市政府常务会议
审定同意后正式印发
《规划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,坚定落实省“851”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,依据《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等纲领性文件,在总结我市水务“十三五”发展现状的基础上,深入分析“十四五”面临形势,重点明确“十四五”时期我市水务发展的指导思想、基本原则、主要目标及重大任务,并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。
《规划》提出
要加快实施我市621水务高质量实施路线,即:构筑“四源共济、六网联动、安全优质”的供水保障网、“千涌通百川、三江护安澜”的洪涝安全网、“单元达标、厂网一体、安全高效”污水治理网、“优水入万户、碧水绕村流”的水美乡村网、“健康和谐、水清岸绿”的生态碧道网、“一网统管、协同高效”的智慧水务网的6张水务高质量发展骨干网,全面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水务现代化治理的2大关键能力,实现建设水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目标。
根据《规划》
到2025年,水资源配置持续优化,“四源共济”水源格局更加稳定韧性,城乡供水安全优质;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,防洪排涝体系更加完善;城市水环境实现根本性好转,“污涝同治”取得明显成效;城乡水务一体化、服务均等化程度不断深化;生态碧道骨干网络基本形成,河湖水系更加健康美丽;智慧水务管理模式成果升级转型;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执行有力,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;水务现代化治理能力大幅提升、现代化治理体系不断优化。
到2035年,广州市将实现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城市水系统韧性显著增强,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相适应的水安全、水资源、水生态、水环境保障体系。
加快实施我市621水务高质量实施路线
1优化四源共济、六网联动、安全优质的供水保障网。按照“护好本地水、用好外调水、备好非常规水、供好优质水”的总体策略,进一步巩固“三江四源”水网主骨架,全面加强供水系统内外部互联互通,提升供水系统应对咸潮等极端事件的韧性;全力实施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,探索“从水厂到龙头”的优质供水示范区,全面推动我市供水服务从量到质、从有到优转变。
2完善千涌通百川、三江护安澜的洪涝安全网。以海绵城市理念引领防洪排涝能力全面提升,不断强化“流域-区域-片区”三级洪涝防御体系,统筹“蓝绿灰管”,完善基础设施,强化源头管控,加强竖向设计,刚性管控河湖生态空间,综合提升城市水安全韧性。
3巩固单元达标、厂网一体、安全高效污水治理网。继续按照源头减污、源头截污、源头雨污分流的思路,加快排水单元达标建设和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,形成用户全接管、管网全覆盖、处理全达标的污水治理网络;从重视工程建设向重视管理增效转变,推动污水厂网联调联控等精细化管理手段,实现污水治理“两转变、两提升”,不断推动我市水环境“长制久清”。
4提升优水入万户、碧水绕村流的水美乡村网。立足广州“以城为主,以城带乡”的结构,全面推进水美乡村建设,不断提高城乡供水和污水处理的服务质量,强化农村水利设施管理,夯实乡村振兴发展的水务基础。
5升级健康和谐、水清岸绿的生态碧道网。突出广州特色,构建北部山水、中部现代、南部水乡三片区多节点的千里生态碧道格局,通过整合低效用地、修复水生态、塑造滨水休憩带等措施,营造更多“水清岸绿、鱼翔浅底”的生态样本和美丽河湖,打造广州靓丽水生态名片,不断提高市民群众对美好水环境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
6构建一网统管、协同高效的智慧水务网。充分运用物联网、大数据、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以“四横三纵”智慧水务顶层架构为引领(“四横”为大感知、大平台、大数据、大应用,“三纵”为强标准、强安全、强运维),到2025年,基本实现高效立体的物联感知、科学有效的模型演算、智能融合的业务应用,管理模式向“智慧水务”升级转型,排水智能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。
7全面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。践行节水优先方针,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国家节水行动,强力推进工业节水减排、农业节水增效、城镇节水降损、再生水利用等重点领域节水任务,向科技创新要动力、向高效管理要效益、向节约用水要空间,实现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效率明显提高。
8全面提高水务现代化治理能力。全面落实系统治理理念,由单一的功能性治水向全要素系统性治理转变,以河湖长制为引领,以涉水法规制度为遵循,以遥感、大数据等技术为手段,全面落实河湖水域全生命周期监管,用绣花功夫不断促进我市水务科技创新、高效管理以及涉水产业健康发展。
在《规划》推进落实中,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不断深化河湖长工作机制,强化责任到人、党政同责、部门协同、社会共治;要加大各类要素支持力度,足额保障水务建设项目用地指标,强化财政资金发挥引导作用,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水务项目建设;要继续践行“开门治水、人人参与”理念,将人们群众宣传监督力量发挥在水环境治理、河湖保护以及节约用水等各个方面,全面形成“共建、共管、共治、共享”的良好治水格局。